鞋王郑秀康去世,他的传奇人生是怎样炼
朋友圈看到一代鞋王郑秀康先生去世的消息时,我正好经过康奈的门口
出于敬意,我有节奏地长按了三声喇叭。
综合诸多公开资料,今天为大家讲一讲“鞋王”郑秀康先生。
作为温州老一辈创业成功的企业家,郑秀康非常了不起——他真正入行做鞋,已经33岁。
在世俗的根深蒂固里,男人到了这个年纪如果没有想法没有事业,那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郑秀康有想法,但属于大龄青年。
包括郑秀康的师傅,也以为他这样的年纪很难出师。
郑秀康没有气馁,说服师傅后,他白天上班,晚上一有空就继续琢磨皮鞋。
画图,划料,铁钳夹包……短短45天,他就做成了第一双皮鞋,并得到师傅的高度肯定。
此后,郑秀康犹如网瘾中年,经常在他的3平方工坊捣鼓到废寝忘食,八九点吃晚饭后继续做鞋。
宛如“鞋痴”。
没皮料了怎么办?变卖值钱的家当,或向房东借。
一个多月的叮叮当当,他就赚了几百元。
什么概念?
那还是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涟漪——他在温州市通用机械厂的工资也才51元。
注意,这51元的工资,背后还是他在厂里奋斗了18年的结果。
但他并没有自大狂妄,而是向厂里申请了停薪留职,转身正式创业。
年创办红象皮鞋作坊
到了这里,不知道大家什么感受,那就是——
a、郑秀康并非是“天选之子”,他做鞋的目的,就是为了更赚钱。或补贴家用,又或是他无意间看到有人因此发财,自己也想试试。
b、他没有选择裸辞,即便得到卖鞋的巨大利润,仍采用最保险的“停薪留职”。既照顾了厂里的尊严,又给自己留了退路。
由此,你会发现郑秀康年轻时的学习力、毅力、胆识,以及做事的“周全之道”,都值得我们80、90、00们学习。
2
根据公开履历,--年,郑秀康从红象作坊蜕变到鸿盛皮鞋皮件厂厂长。
而温州个体户可以办厂的文件,直到年才到来。
个体户可以办厂的消息刚出,他下午就注册鸿盛皮鞋皮件厂,并在同年注册鸿盛商标。
有了“证件”和商标,郑秀康带着鸿盛皮鞋一路北上,尤其是在温州人看中的杭州、上海等大城市,开店设柜。
供求关系失衡的年代,鸿盛皮鞋好卖是自然的,更重要的,它也在业界打开了知名度。
2年后的年,鸿盛皮鞋厂的工人已经超过了百人。
郑秀康第一阶段的财富积累,完成。
3
然而,危机已经来临。
年8月8日,杭州市下城区工商局执法人员在武林门广场一把火烧了多双温州产的劣质皮鞋。
一夜之间,温州鞋成为过街老鼠,很多知名商场甚至挂着“本店拒售温州鞋”。
这样的歧视和侮辱,不亚于“东亚病夫”。
危机的背后不止是鞋,还有温州城市的品牌,更关乎温州几代人的名誉。
据悉,当时鹿城区政府领导邀请“皮鞋寿”余阿寿联络同行,发起筹建行业协会拯救温州鞋业行动。
年6月,中国第一家民间地方行业协会——鹿城鞋业协会成立。
有什么用?
协会所有成员鞋厂集中学习3个月,并联合家鞋厂厂长发出倡议——
凡我鞋业同仁,都要以鞋城声誉为重,讲究皮鞋质量,不赚昧心钱。
简单明了,对外公众承诺,对内震慑赚短命钱的老鼠屎。
即便如此,也无法短时间挽回形象。
郑秀康的皮鞋亦然。
据他回忆,某商场经理是这样说的:“不是你的鞋不好,是你的出身不好。只有换成上海牌才可以重新上柜。”
郑秀康不得不委屈“借牌”。
到了这样的阶段,不甘心又有什么办法?背后是百名员工和家庭。
三个月后,他开始到全国各地调查,从广东出发,并将市场和目光投向了世界鞋都——意大利。
年,他在世界鞋都意大利领略流水线作业时大开眼界,并深受启发——
a、意大利皮鞋高端又时尚
b、意大利皮鞋制造的工艺,机械化程度已经很高
国内千篇一律的手工制作,让他看到差距,同样也是机遇。
曾经18年的通用机械厂经历,更让他懂得机械化代替纯手工是产品标准化和提高质量的唯一路径。
套用现在传统行业的互联网+思维,郑秀康当时的做法就是给温州皮鞋行业“科技+”、“机械+”
为了实现机械化制鞋,他需要资金。
怎么做?
首先,将原属于个私性质的“鸿盛皮鞋皮件厂”更名为戴集体“红帽”的“长城鞋业公司”。
取这个名,背后还有对品牌和信念的寄托情怀——修筑质量的长城,筑信誉的长城。
只有这样,才能挽回消费者对温州鞋的看法。
年郑秀康在温州市长城鞋业公司
年,郑秀康筹集了万元搞技改,引进机械化制鞋设备。经过近三年的技术攻关,第一条机械化棚帮流水线成功投产。
郑秀康在自述中表示:
我兴奋极了,这是开创了制鞋机械化先河的大事,意义重大,标志着重振温州鞋业声誉的第一步成功了。
工艺和技术有了,他决心发力品牌度。
4
按郑秀康自述,“想让温州制造的品牌重新抬起头来。”
这话会不会过于抬高自己?
真没有。
更早之前回答记者时,他是这样说的——
“老是给别人做贴牌加工,就像给别人拉板车,主动权握在别人手里;创自己的品牌才有主动权。好企业、好管理、好设备、好员工做出好的产品,好的产品只有树立自己的好品牌,才能稳固发展。产品、员工的品质两者相加就是“品”。而“牌”,就是要把自己的产品在同行业中不断地往前“排”。“品”和“牌”合起来就是“品牌”。在消费者中多年积累的信任度、美誉度,才能形成好的品牌。
也就是说,郑秀康先通过代工活下去,活起来,活得漂亮,内心深处时刻蓄势打造自己的品牌。
为此,他还亲自到北京国家工商局商标局注册商标,给人头像商标取名叫“康奈”,寓意“抬起头诚信做人、埋下头认真做事”;“健康发展,其奈我何”!
字面意思有点牵强,但确实有鲜明的律己主义,也有基于产品质量的自信和傲骨。
他认为:创立品牌是重振温州鞋业声誉的关键一步,提升产品档次是他酝酿许久的计划,也是提升温州鞋业形象的重要环节。
正常的逻辑,-这12年时间,郑秀康应该发力长城的品牌,为什么要在年请人重新设计商标?
我的思考之一,那就是长城的商标,尤其是25类服装鞋帽早在年被江苏万里鞋业集团注册了。
办法总比困难多,他为康奈量身定做了“争创全国同行业第一流质量、第一流款式、第一流服务”的目标。
结果如何?
他研发了欧版高档皮鞋,一面世就轰动了整个中国鞋业。
当时上海名牌男皮鞋零售价元,郑秀康研发的“大利莱”系列皮鞋零售价多少?
超过元!比很多人的工资都要高,而且供不应求,销售商天天拿着钱排队订货。
这漂亮的翻身仗,郑秀康终于等到,迅速在全国打开市场,也成为提升温州鞋声誉一个重要事件。
年大利莱系列皮鞋
如上图的鞋子,即便放到现在依旧复古时尚。想想当时能有多惊艳啊!
也就是这一年(),康奈在北京举办的鞋业博览会上一举夺得“中国十大鞋业大王”的称号。
如图所示,郑秀康捧着“鞋王”奖杯回来,就像中了状元,受到大家的夹道欢迎。
这样的待遇,不愧为一代鞋王。
温州政府还举行了隆重的表彰大会,市领导给予郑秀康很高的肯定——
“康奈为温州质量立市打响了第一炮。”
自此,康奈也被全国各大百货商店的追捧——从本店没有温州鞋,到欢迎温州“鞋王”进店。
温州劣质鞋形象成为历史,郑秀康几年磨一剑的康奈,有不世之功。它就像一场及时雨,浇灭了国人对温州鞋的偏见,也萌芽了温州高端鞋业。
郑秀康本人也深刻体会到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
从送鞋到商场被拒收、送鞋参加评比遭赶,到年以后,销售商要排队才能等到康奈的货。商场经理主动接他、请他吃饭要卖他的货。许多厂家愿意出钱为“康奈”做贴牌生产。
甚至有人愿意出0万元买下“康奈”的牌子,但郑秀康明确表示:
“好不容易创出的牌子,我们坚决不卖!”
也正是他的坚决,康奈的品牌美誉度如日中天——
年10月,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播放“世纪呼唤”献礼片,用十多分钟报道了“长城鞋业公司”,充分肯定了温州鞋业;
也是这一年,康奈开始退出批发市场,实行连锁专卖,在国内市场构建东西衔接、南北呼应的营销网络格局。
年,在北京举办的“十四大以来辉煌成就展”,康奈皮鞋被录取参展;
年,康奈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也是温州皮鞋的第一个驰名商标。
在北京开幕的共和国50年成就展,全国皮鞋仅康奈一家参展。
康奈几乎等同于中国皮鞋,温州皮鞋。自此,郑秀康完成了创业到创品牌的使命。
5
即使康奈这么有名,90年代国内的高端市场,几乎被洋品牌垄断。
同等工艺、材质和款式的皮鞋,洋装品牌价格可以超出几倍。
这与当时先富起来的消费心理不无关系。
郑秀康没有迟疑,迅速把康奈品牌推向国际市场。
年1月18日,康奈第一家海外专卖店在世界时尚之都——法国巴黎第19街区。
康奈代表中国鞋业首次在海外设立专卖店
这是中国鞋类品牌在国外开设的首家专卖店。
郑秀康亲自出席了开业典礼,昂首的康奈商标格外醒目。
5个月后,康奈把第二家专卖店开到了世界鞋都——意大利米兰。与此同时,皮鞋均价都超过80美元/双,告别中国鞋低价低档的形象。
9月,也就是中轻联给温州“中国鞋都”授牌的那一年,第三家康奈海外专卖店在美国纽约开业。
此后,康奈在海外十数个国家开了多家专卖店。
到了这里,55岁的郑秀康完成了将康奈品牌走出国门面向世界的目标。
6
年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及中国皮革协会正式发文命名温州为“中国鞋都”(年9月12日)。
它也是温州过去十年吸引外来人口的重要载体。
截止目前,虽然辽宁沈阳和福建莆田都有一定的“鞋都”/“鞋城”称呼,尽管莆田系有不少知名的运动品牌,但就产业链集群、规上企业、年产值等,温州都胜一筹,作为鞋都名副其实。
据统计,温州有多家鞋业企业,配套产业链的大中小型企业过万,而以此作为在外温州人创造的时尚产业体量,早已是本土规模10倍以上。
一方面,离不开钱兴中市长的大力推进——
年8月28日,钱兴中市长在鹿城区鞋业协会第六届会员大会上指出,树立温州“中国鞋都”形象是温州鞋革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战略需求,是实现鞋业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选择,是温州鞋业拓展国际市场的有益尝试。
年,陈士能部长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第四届理事扩大会议上,代表国家轻工业局,向中国皮鞋行业发出了要力争在10—15年的时间,争创3—5个世界品牌的指示。
另一方面,郑秀康确实以实际行动将康奈品牌作为温州鞋业的代表,推向海外。
这个从零到一的过程,代表温州,更是代表中国轻工业,全国那么多鞋业,唯独温州的郑秀康做到了,同样需要魄力、财力、眼界、胆识。
所以,拿到制鞋行业全国首张“金名片”,康奈集团作为“创建中国鞋都功勋企业”受到温州市委市政府的隆重表彰。
实至名归。
所以,正如郑秀康在自述中讲的,他是温州“中国鞋都”建设推动者、参与者、见证者和鞋业品牌创建者。
当之无愧。
另外,值得一说的,在留住“中国鞋都”这张金名片,郑秀康也尽到了他的责任——从年至年,是“中国鞋都”的又一次复评,这是郑秀康作为温州市鞋业行业协会会长(年起)任内的第一次复评,最终得到了专家组的一致通过。
中国鞋都的金名片,温州来之不易,更不允许半分闪失。
到了这里,郑秀康完成了创业者到企业家的使命。
此后关于郑秀康的公开较少,部分如下——
年,69岁的郑秀康在康奈35周年庆典上,提出了“‘NEXT’未来已来”的主题;
年4月19日,举办“NEW‘创舒适为国人’——工业4.0时代康奈品牌升级发布会”,并推出云店定制项目。
年3月22日,“NOW舒适进化论——大数据智造康奈云步舒适系列发布会”,发布了“云步舒适系列”,并与万达、天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拓展线上线下的全域营销模式,不断引领着“中国鞋都”企业的转型升级。
……
年4月20日,一代鞋王逝世。
回顾郑秀康的人生,他为温州和整个中国的轻工制造业,贡献了诸多第一,有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卓越。
在官方的解读里,他浓缩了温州轻工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时代意义。
从我们民间的视角,他更是一部生动的温州市井百姓的翻身记,充满励志和传奇色彩。
7
杰出者之所以卓越,在于敢于第一,可以第一。
那么,下一个郑秀康在哪?下一个康奈在哪?
从行业发展,城市更新换代,中国鞋都对于温州的意义不言而喻。
然而,全民穿皮鞋的时代早已结束。
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莆田系运动鞋为什么会那么火。
微观角度,作为一名30多岁的80后,过去10多年的时间,奥康、康奈、红蜻蜓等加起来都没有超过5双。最近一次,好像是五六年前的奥康专卖店,一双六七百块的高帮马丁靴,每年冬天似乎就穿那么1-2次。
他们的质量可圈可点,就是缺乏一种第一眼就“卧槽好屌必须盘它”的年轻味和网感——扔掉可惜,穿着似乎款式已经显老。
前段时间接触了一些鞋业的朋友,有的小姑娘一天带货可以卖几千,有的可以好几万十几万的销售额,单价不高,退货率……
如火如荼的卖货市场,也正应了温州新任市委书记刘小涛在“鞋服产业发展调研”的专题中说的:
鞋服产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
问题是,为什么朝阳产业会被“暮气沉沉”?甚至连康奈都被人认为没前途?
有人说——
拉垮康奈等温州鞋服品牌形象的,除了设计研发弱,与鞋都工业区脏乱差的形象也有关系
不太准确,毕竟跑到大上海的美邦后来也没有过的特别好。
又似乎很有道理,仰双板块目前的城市界面确实拉垮,温州所有的城市更新在这里就断了层。
所谓的西优,仅仅停留在纸面。
最后,我认为温州鞋都有必要为郑秀康设立一尊雕像,纪念他的贡献。
真正的有鞋文化的城市,不仅要溯源过去,更要抛开细微末节歌颂有功之人,为后来的卓越者和超越者以启发,以榜样。
作者:温州房社长侵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2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