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欣伟城市更新N部曲之两个适可而止
#百V聊楼市#
正所谓物极必反,一个成功的城市更新项目甚至一个成功的城市更新模式,一旦成功还来不及享受成果转化,就要面临“群起而仿之”的多胞胎围剿,原本成功的生命周期就在各种似曾相识中逐渐“折寿”。
潮流真是让人又爱又恨:不成潮流不代表社会是市场的肯定,一成潮流又陡生一夜之间的李逵李鬼不分,这不是“假假分不清楚”而是——真真分不清楚。
走极端,扼杀了好不容易冒尖的创新。
何况,这种创新的成功,本来就是相对的。
两种极端的相爱相杀,其实是自爱自杀。
一、爱TA,就要限制TA(的扩张)
其实从实体商业尚未被电商逼到墙角之前,关于实体商业的发展和限制问题就已经表现得很突出,虽然“规模优势、抱团取暖、产业集聚”的这些理论和美好愿望都无可指摘。
但在实际操作中,自己不会创新或者创新本身有风险等等各种现实困难面前,“抄还不会嘛”才是深入骨髓的实用哲学。
于是,我们看到某个百货公司新开,正常的门庭若市之后不久,对面就开了同业竞品,不仅定位相同,每个楼层售卖的商品主题也相同,还美其名曰:标准化。
久而久之,臆想中的人多力量大并未出现,倒是引发恶性竞争、价格大战最终各自吃不饱。
最终的画面可以预见:连倒闭也是先后纷至沓来。
不仅是实体商业,那些一度以规模取胜成为媒体捧臭脚的鞋城、建材一条街,都在短暂辉煌之后一地鸡毛地各自散去。
好像,现在也就那些美食一条街,还能苟延残喘地各领风骚三五年。
究其原因,有二:
一是一个区域的人口和总消费是有上限的,可以将其形容为分子;
而在不断增加同类竞品的规模至上引导下,不断扩大了分母,最终值也就逐渐薄成了一张纸。
毕竟,中华第一街的南京东路是引流了全国乃至世界的人流,人均10万且不重复的品牌红利,是多少年堆砌起来的,但南京东路不可复制。
说到这里,插播一句:那些叫嚣“上海房价永远涨”的人,自己有什么底气谈论永远?!
另一方面,“规模优势、抱团取暖、产业集聚”这些话固然都对,在忽略竞品会摊薄人均消费的同时,还存在一个关键要素即差异性定位,不成错位就是恶性竞争。
南京东路还能活着,看起来每隔一个路口就有几个大商场,究其原因——各有定位不同:有做综合百货的、有做游客市场的、有做高端定位的、有做专项主题的,正是因为品牌优势→人流量优势→定位错位→消费分流,所以固然互联网战无不胜,南京东路还屹立不倒。
刚刚过去的五一黄金周,销售额达到亿元以上的上海十大商场,南京东路的新世界城和大丸百货还能占据1/5的江湖地位。
成功的经验总是有限的,因为失败的教训遍地都是。
回到城市更新的领域,今天也不乏一窝蜂的现实教训:
厂房改造一窝蜂,于是率先成事的租金一降再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抄袭者起步就是低价,把先行者逼到就范地步(2)因为一窝蜂,房东的姿态和租金要价则是一涨再涨。
拿到风投的敢于砸,用他人钱做自己梦;
职业经理人敢于砸,反正不是自己的钱。
但久而久之,也是前赴后继地慷慨赴死。
联合办公一窝蜂,于是重复着一窝蜂的规律:
看着它起高楼、看着它宴宾客、看着它楼塌了。
这种恶性规律之下,对于一个商业项目“限制比发展更重要”;
反之,要“害死”一个实体商业太简单了,在周边多配置几个就可实现自相残杀。
不妨做个大胆的假设(虽然回不到假设):如果封杀网络电商,实体商业能不能回到延年益寿?
答案恐怕也未必有什么底气。
上海市中心因为产业腾挪的关系,大量曾经的厂房和“都市产业园”都被用作城市更新的原材料,但如果一窝蜂地文创、联合办公,上海的城市更新还能有多少生命力?
纸面富贵到表面繁荣,城市更新领域的抄袭比比皆是,既有辱于“更新”更有愧于“城市”!
对相关上级主管部门而言——限制就是爱,从商业配套用地的批租源头限制,其实是给现状商业面积最大的保护,就算出于鲶鱼效应,也要控制到“有竞争就好”,否则无序地以增加配套为名义,就是在怂恿恶性竞争,在间接杀死原有那个商业。
二、“人家都是这么做的”,唯干货论要不得
今天要制止的另一个极端叫做“干货洁癖”。
和“规模效应、抱团取暖、产业聚集”一样,干货两个字的提出土壤也完全正确。
在曾经的观点雷同、理论相似、执行注水三大现实面前,干货取代水货是何等及时!
那些“进门一头雾水、听得云里雾里、出门一无所获”的各类论坛、培训、课程,不仅让胸有成竹者不屑和鄙视,也对胸有毛竹者误人子弟人云亦云,纯骗出场费讲课费车马费是也。
于是,过去的几年,“唯干货论”开始甚嚣尘上并以此杯葛和封杀异己,于是但凡有点“不具象、不给标准答案、不能即插即用”的都被剔除,还顺带扣上水货的帽子。
问题是“全部是干货”真的好吗?
如果唯干货论,那么要什么艺术、要什么启发、要什么逻辑,凡事以“能解决实际问题为准”,在强化美化甚至神话“干货”的同时,是不是暴露出另一种浮躁呢?!
在今天的城市更新领域,是否也有这种危险倾向呢?
1、改建全部文创化、年轻化!
2、配套全部外置化、商务化!
3、推广全部逼格化、意象化!
这些套路算不算干货?
当然算,因为是有人在告诉后来同行:
1、设计必须要什么风格!
2、配套必须有什么,占比多少!
3、步骤必须是先再!
如果在各类培训、分享、讲坛上,不给出不容置疑的量化标准来为自己壮胆,那么就好像无法证明自己是干货,就体现不出含金量。
当然相信,这些所谓的干货来自于成功案例的共性筛选之后,但是不是就此能证明“非如此操作就%不对、没活路、外行水货”?!
这个,好像也太主观了吧。
何况,第一个提出城市更新、操作城市更新、总结城市更新的先行者,若果不是从国外全盘拿来主义,势必碰到“中国问题”,他在试错、尝试、创新,又有什么干货可以遵循呢?!
不是说干货不好,而是“过于极端强调干货甚至唯干货论”的非黑即白有点极端,在培养比标准答案更有用的思维、逻辑、方法论面前,标准量化的干货当然边界有限,就算遵循标准步骤也会因为个人眼界、思维方式甚至审美喜好,产生化合反应,“百花齐放”没错啊!
干货,本质上是一种大原则和指导思想,在知道“不犯低级错误”之后,更多还是有赖于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有边界限制之下的相对自由发挥。
看重干货但不依赖干货,更不机械地“封杀非干货”,这是一种客观理性的求知态度。
每一页都有数据的分享课,以前是笔记来不及抄,如今是手机拍照以丰满“干货库”,但如此干货流水线出来的同质化,在从事城市更新的扮美跑道上,还能有什么期待?!
过于强调干货,是不是代表着行业的一种浮躁?!
唯干货论,看似效率至上,实际是——拿来主义的价值观至上,还要求越快越好。
一个极端是越多越好,却不顾个中死活;
一个极端是标准量化,却扼杀个性表达。
本意都像房地产调控一样初心为善,但在过程中被极端化、排他化、标准化,导致了不同受众因各自胚胎不同造成的强行移植,城市更新——绝不是把城市全部刷一遍新漆!
两种适可而止,听起来反骨、刺耳,但想必身在此山中可以体会、权衡、去伪存真。
也不枉洋洋洒洒。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2071.html